海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生殖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海胆生殖腺的蛋白质含量为15.8%,脂肪含量为8.5%,糖类为2.2%,是名贵的海珍品,日本人将其称为“云丹”,进口价高达900元/斤。此外,海胆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在海胆中提取的“波乃利宁”是一种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走进海胆——海胆的养殖生物学
海胆与常见的海星、海参、海百合、蛇尾属于同一个大家族——棘皮动物门。其分类地位为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全球已经发现了900多个品种,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的种类最多。我国有100多种,分别属于2个亚纲和7个目。
海胆由外壳、硬棘以及内部的软体部组成,其构造如下图所示:
- 海胆的主要养殖品种
海胆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棘皮动物,从海边的潮间带到水深500米左右的海底都能看到海胆的足迹。其中我国沿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马粪海胆 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这种海胆最为常见,身体呈半球形,外观上看上去像一团马粪,因此得名“马粪海胆”。它的直径一般30~40mm,呈暗绿色或灰绿色,棘的长度约为5~6mm。
2.紫海胆 Anthocidaris crassispina
紫海胆直径约为50~70mm,颜色呈紫黑色,也被称为“黑海胆”。
3.红海胆 Pseudocentrotus depressus
体色为鲜艳的红色或深红色,又被称为“赤海胆”。
▲▲颜色差异是最直观的区分
▲▲三种常见海胆的大小及对比
- 海胆的分布与习性
虽然海胆面目狰狞,样貌十分不友好,但它大多数时间都本本分分地待在栖息地觅食。以光棘球海胆为例,它可以栖息在潮间带以下至水深20-200m左右的浅海区域,但大多数都栖息在水深2-9m的海底。
海胆的活动范围比较狭窄,各自把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它们通过管足的运动在海底爬行,速度缓慢,平均每5min才爬行3-4cm,换算一下就是0.36-0.48m/h。但这并不意味着海胆在1小时之内就一定会爬行40公分左右——因为生性“懒惰”,它们大多数时间更喜欢待着不动。
即便浑身长满硬刺,但海胆依然会受到某些海底邻居的“挑衅”,比如——
▲▲海胆与螃蟹的殊死搏斗,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 海胆对温度、盐度的适应性
海胆在幼年时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6-22℃,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30℃时就会受到胁迫,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因此,海胆无法忍受高温和低温,在习性上偏冷水性。如果有朋友想在海水缸里养上几粒海胆,那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水温的调节。
此外,海胆对盐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在自然状态下更偏爱盐度较高的海区。实验研究表明,马粪海胆生活的最适盐度为30-34,当盐度增加到36-41的时候也能正常存活,但是当研究人员将海水的盐度降低到22-24的时候,海胆却很快失去活力,进一步将盐度降低到11-13的时候,海胆就开始大批死亡。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海胆对高盐度的海水有很强的耐受力,但是对低盐度的海水耐受力则非常弱。正因为如此,在养殖上也常常选择高盐度的海区,以保证海胆正常的摄食与生长。
- 海胆是吃什么长大的?
海胆的食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幼龄阶段吃一些有机碎屑和腐殖质,在成年阶段则吃一些大型海藻,比如海带、裙带菜、马尾藻、石莼、石花菜等。
同时,海胆并不是保守的素食主义者,如果能够找到优质的蛋白来源,它也会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对于鱼、虾的尸体,海胆也是来者不拒,海胆中的一些种类还会主动摄食海底的蠕虫、软体动物等“荤食”。
海胆对食物的吸收率很高,比如对海藻的吸收率可以达到30%-40%,而我们人类对食物的吸收率只有10%-20%。这主要是因为海胆的消化道内有多种消化酶,如海带酶、淀粉酶、β-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蛋白酶等,还有多种细菌起到辅助消化的作用。食物消化更充分,当然吸收率也就更高。
海胆的人工养殖
海胆人工养殖的全部流程大致是:饵料培养→亲本海胆入池→同步催熟→采卵与受精→ 受精卵的孵化与选优→海胆幼虫培育→采苗→稚胆培育、苗种销售→中间培育→商品海胆的养成与收获。
- 海胆幼虫的日常管理
培育密度:如果培育池为1m³的玻璃钢水槽,密度可控制在0.7-1.0个/ml;如果培育池为10-20m³水泥池,那么幼体密度最好控制在0.4-0.5个/ml。
水温:光棘球海胆幼虫的适宜水温为20-24℃,马粪海胆为17-20℃,紫海胆为26-28℃。一般在室温条件下培育13-20天左右,幼虫的成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甚至超过90%。
换水与充气:由于海胆幼虫个体很小,不通过网目直接换水的话,会直接将幼虫排出去。因此换水的时候要用120-260目的网箱来换水。每天换水2-3次,每次换水的体积占到养殖池总体积的30%-50%。
每隔2-3天要清理池底一次,同时每2小时要进行一次微量充气,每次充气10-15分钟。这一切的操作都是为了给海胆幼虫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培育海胆幼虫,换水必须要借助网箱
- 海胆幼虫的附着变态:
当海胆幼虫发育出海胆基的时候,就要及时投放附着基,在这一阶段,幼虫将完成从浮游生活转变为附着生活。附着基的材质可以采用聚乙烯波纹板,聚乙烯薄膜等,聚乙烯附着基的数量一般为池底面积的10倍左右。为了提高幼虫变态率,附着基上要预先接种硅藻,这样能够为变态中的海胆幼虫提供充足的饵料。
▲▲海胆幼虫前期准备的生物饵料——硅藻
海胆幼虫在变态之后称为稚海胆,当稚海胆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将其转移到海上的网箱中养殖了。如果采取暴力方式直接将其从附着基上取下,很容易就会导致稚海胆受伤。因此,这时候就需要采取特殊方式将稚海胆从附着基上剥离。
生产上常用浓度为0.5摩尔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来剥离5-10mm的稚海胆。稚海胆在KCl的刺激下可以实现100%的自动剥离,而且在0.5-3分钟之内就会见效,20-25分钟之后恢复正常。这种方式类似于高等动物的麻醉效果,对稚海胆的生长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 海胆幼苗中间培育
当稚海胆长到5-10mm以后,食性已经完全发生转化,开始摄食大型藻类,这时候就可以将其转移到海上网箱进行中间培育了。
▲▲稚海胆转移到室外进行中间培育
网箱的规格一般为80cm×80cm×40cm的立方体,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用网眼为2mm左右的网衣,随着幼苗的生长,海胆的个头越来越大,网眼也要随之增大。
每个单独的网箱可以放养2000个海胆苗,成活率高达80%-90%,每天投喂石莼、海带、裙带菜,食物的量控制在海胆体重的5%-10%为宜。
海胆的筏式养殖
扇贝、鲍鱼、牡蛎等都有专门的养殖笼,挂在竹排下进行筏式养殖,海胆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养殖。
海胆放在塑料筐内,塑料筐又悬挂在4-12米深的海水上层,对于1-3cm的小海胆,每筐可以放120-300个;对于3cm以上的海胆,每筐可以放60个。
由于海胆进食速度与消化速度比较慢,所以3-5天投喂一次饵料就可以,投喂量要随着海胆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养殖种类,比如光棘球海胆,这种海胆的硬棘非常长,如果进行筏式养殖的话,硬棘很容易受到磨损(主要是在海水表层波浪作用下,海胆会来回碰撞)。这些种类更适合沉箱养殖,也就是将装有海胆苗的金属箱沉到海底,那里的水流环境更加稳定,也更适宜光棘球海胆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