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6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进口食品总额33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大幅高于农产品(000061,股吧)进口增速。其中,肉类及制品进口金额1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5%,超过2017年肉类及制品全年进口总额;水海产品及制品进口金额45.1亿美元,同比下降8.4%。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前4月中国肉类进口出现了大幅增长,但近期德国、美国等地肉联厂出现的疫情以及国内三文鱼销售遇冷将影响年内肉类和水海产品的进口,未来几个月相关进口或将出现明显的调整。食品企业应克服恐慌情绪,做好疫情防控,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
疫情影响肉类进口
数据显示,2020年1-4月,中国进口食品总额为335.6亿美元(23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
于露介绍,疫情以来,食品进口增速要明显高于农产品的进口增速。受此影响,食品进口总额在农产品进口额中的比重也大幅攀升。疫情期间,尽管国内餐饮行业遭受重挫,但居家消费的米面油等食品出现了大幅增长,直达C端的食品进口也因此大幅增长。
前4月,进口额排名前五位的品类分别为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水果及制品、乳品、粮食及制品。
在所有品类中,肉类食品的进口增长最为明显。1-4月,我国进口肉类产品299万吨,增长83.8%,进口额103.8亿美元,增速达1.4倍。
于露介绍,猪肉进口在高位徘徊以及其替代商品的进口发力,是支撑肉类产品进口的主要原因。猪肉进口量最大,占到了整个肉类进口的57.4%。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市场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了来自各国的猪肉进口,其他肉类产品进口也随之水涨船高。
“相较国内,国外部分肉类产品价格较低,而一些高端肉产品的进口也能更好满足市场需要。此外,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后,中国积极履约,扩大了包括肉产品在内的农产品进口。”白明说。
于露表示,尽管前4月中国肉类进口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未来几个月肉类进口或将出现非常明显的调整。近期出现的疫情反复预计会影响中国的肉类产品进口,多国肉类加工企业出现的疫情也将冲击全球的肉类产品供应链。
截至6月22日,美国肉类加工企业泰森食品(Tyson Foods)的暴风湖工厂已有555名员工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约占员工总数的22%。中国海关总署宣布,自6月21日起暂停美国泰森(Tyson)公司注册号为P5842的禽肉屠宰企业产品输华。
此外,德国最大肉类企业通尼斯也爆发了员工聚集性感染,截至当地时间6月22日晚,已确诊感染病例1553人。中国海关总署自6月17日起暂停了来自上述企业的产品进口。
“根据商会与美国肉类协会等同行的沟通,这些企业被关停主要是为了做一些技术性的处理。在原来的肉类加工厂中,工人是人挨人站在一起的流水线,疫情之后工厂被关闭,企业在流水线上正在做隔断措施,每一个工位都打一个隔断,以避免人和人之间出现交叉感染。”于露说。
水海产品进口冲击较大
受疫情冲击最明显的可能是水海产品的进口。
于露指出,近期三文鱼销售遇冷给水海产品带来了全产业链的影响,从养殖到加工、屠宰,再到冷链运输以及终端消费,整个产业链都面临着消费者的排斥和恐慌情绪。
“关于三文鱼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与中国驻挪威使馆的商务参赞进行了沟通,商会也参观了许多挪威的三文鱼养殖场,我们将努力为公众还原一个真实的三文鱼养殖、生产、加工的面貌,但让消费者彻底放心仍需时日。”于露说。
1-4月,中国进口水海产品及其制品147.2万吨,同比增长4.5%;进口额45.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4%。
于露说,经过与世界家禽协会的沟通,大家的共识是,对于食品而言,无论是肉类还是水海产品,其本身都不可能是自带病毒的。“对于污染源而言,各种可能性都有,可能是接触食品的人,也可能是接触食品的工具。”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11日至17日,全国海关对进口肉类、水生动物等货物及其包装和操作环境取样实施了新冠肺炎病毒监测,共检测样品32174个,结果均为阴性。6月18日,全国海关共检测样品15638个,其中货物样品3508个,内外包装样品10608个,环境样品1522个,结果也均为阴性。
于露强调,肉类和水产加工企业不必恐慌,只要严格按照各国制定的安全指南进行生产,就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避免疫情的发生。
近日,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发布了新冠肺炎背景下对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指南,欧委会早在今年3月份也发布了关于防止食品和食品包装物感染新冠病毒、保证食品安全的指南,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基本上每隔10天左右也会更新一版美国的食品安全指南,中国也有食品行业从业者相关规范。
“只要按照这些指南和规范做好我们自己的防控,做好企业的诚信,就能杜绝绝大多数疫情的发生。唯有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中国的进口食品也才能进入一个常态化的发展轨道。”于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