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017660909

黄浦江大闸蟹正式开捕 “大块头”比例超85% 开捕虽晚,肥美“金蟹”仍成当季焦点

   2021-10-29 67 0
核心提示:赶着时令“品蟹尝鲜”的话题,自双节以来就带火了大闸蟹消费市场,但直到10月22日,黄浦江大闸蟹才正式开捕,几乎是上海本地“最晚”开始叫卖的大闸蟹。开捕虽晚,反而成了当季“热门”焦点。  产业体系优化造就肥

赶着时令“品蟹尝鲜”的话题,自双节以来就带火了大闸蟹消费市场,但直到10月22日,黄浦江大闸蟹才正式开捕,几乎是上海本地“最晚”开始叫卖的大闸蟹。开捕虽晚,反而成了当季“热门”焦点。

  产业体系优化造就肥美“大块头”

  “眼见为实啊!今年,松江的黄浦江大闸蟹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只7两的公蟹……”镜头背后,一只只新鲜捕捞上来的大闸蟹正在“过秤”,主持人随手挑拣出一只,向镜头前观众展示。设在开捕现场的户外直播间很是热闹,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和松江泖港镇田黄村联合搭台,让这只“金蟹”唱主角,村书记、驻村指导员也来出镜推介为开捕“吆喝”。

  记者从沪上地产养殖规模最大的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了解到,今年总产量上,“四公、三母”以上(每只公蟹重达200克,母蟹达150克)“大块头”很是普遍,比例已超过85%。

  250克左右的“大个子”比例超50%

  “今年气温一直偏高,入秋晚,所以开捕时间不仅比市面上晚,比去年自家也延迟了一周;一定要等气温降到20℃以下,蟹运动量减少,才到‘贴秋膘’的时候,再经过十天到半个月,性腺发育更成熟,蛋白质含量增加,才能膏黄肥美。”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顾怡说,“但市场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今年,总产量在9万公斤,国内市场已经预定出了8万只,出口日本、韩国订单已达1.5万公斤,占总产值约50%。”

  黄浦江大闸蟹历来以“个头大、品质好”著称。该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养蟹20多年,今年,合作社养殖的“五公、四母”大闸蟹(每只公蟹重达250克,母蟹达200克)比例则超过了50%。在松江,以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为引领的8家水产专业合作社的10个养殖场,河蟹养殖总面积2541亩,占全区养殖面积约50%。多年来,逐年提升的口感、规格和多年不变的价格“迷”住了若干忠实粉丝。反过来,也让蟹产业成为松江最主要的现代水产产业。今年,“松江泖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主持人对准镜头打开蟹壳,深红色膏黄相间,油亮剔透。刚刚捕捞上来的大闸蟹在塘边直接蒸熟,热乎乎地冒着香气。“大规格对于大闸蟹口感的提升很明显,特别是性腺发育成熟之后,肉质的鲜甜肥满程度和油亮的黄膏比例。”上海市河蟹产业化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评委王成辉介绍,蟹脚“痒”了,大闸蟹自然爬塘,这时的肉质分量最为充足。在上海市河蟹产业化体系支持下的“松江模式”对种源、水质、水草、饵料和管理技术精准把控逐年稳定、成熟,成为养得出“大规格、高品质”蟹的关键要素,而“松江模式”也正在助力“松江泖蟹”的品牌化发展。

  打造黄浦江大闸蟹品鉴第一村

  随着开捕季到来,地处田黄村的泖田湿地农家乐“品蟹宴”正式开放,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就是这只已连续九届蝉联“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多次获得最佳口感奖和最佳种质奖的“大泖牌”大闸蟹,为基地所在的田黄村带来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生机。田黄村及所在的泖港镇重视因为这只“金蟹”而来的黄浦江大闸蟹蟹文化发掘,积极规划蟹文化展示馆,着力打造黄浦江大闸蟹品鉴第一村。

  事实上,追溯黄浦江大闸蟹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史料载,宋人高似孙在《蟹略》中提及,“泖属华亭,蟹大而美,人呼泖蟹。”松江浦南有泖河经过,水资源丰富,形成有大片低洼地区,万亩泖田涓涓细流,为野生泖蟹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田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虹说,“泖田湿地”的说法就从“万亩泖田”而来,泖田文化与泖蟹文化也同出一脉。

  黄浦江大闸蟹产业发展品牌优势效应溢出正在显现。田黄村驻村指导员张洁说,在新的乡村规划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下,田黄村将与基地联合,围绕蟹文化打造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业文化、科普体验教育长廊,将稻田、蟹塘等特色资源串联,传统与现代乡村文化融合,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共享。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贝壳类海鲜哪些好吃

上一篇: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退捕转养,上岸渔民有奔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