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科所和景洪市农业农村局组成的专家组经过单产测定后,宣布在景洪市普文镇大开河村等鱼塘水面,采用浮板种植的生态友好型“稻鱼共生”水稻项目试种成功。
因为平均水温26摄氏度独特自然条件,普文镇目前以罗非鱼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达15797亩,以年产罗非鱼5万吨以上、产值高达两三亿元成为西双版纳水产养殖最大区域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造成冲击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矛盾,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部门和普文镇党委政府经组织考察学习,决定由四川等地引进生态友好型“稻鱼共生”项目,在部分鱼塘进行试点种植。具体就是每一块鱼塘划出10%—20%的水域,在水面铺上浮板,然后利用水中鱼类的排泄物作为肥料,在浮板上嵌入类似小型花盆的容器种植水稻。
“稻鱼共生”项目现场
从今年6月23日开始浸种、24日催芽、25日播种育秧后,7月15日至30日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养殖场,进行了面积为8亩的生态友好型“稻鱼共生”项目水稻试点种植,并且实验品种多达14个。从浸种开始至水稻成熟收割,历时127天。
经专家组对抽中的“美占香”和“宜优673”两个水稻品种进行收割测产,亩产分别为362、9公斤和351、5公斤。
“与稻田里种植的产量相比,属于晚稻中的中上水平,可以正式宣布试种成功了。”西双版纳州农科所的副所长岩说对记者说,根据目前试种发现的易倒伏、抗病能力弱等问题,下一步将还会引进一些抗病能力强和株型较矮不易倒伏的优良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能够在不影响水产养殖的前提下,开辟出新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途径,而且通过水稻将鱼类排泄在水里的营养物质吸收,起到了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的作用。”普文镇党委书记雷官燕说,生态友好型“稻鱼共生”的种植模式推广后,将创造“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全新立体农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