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017660909

好一碗生态饭——桂平市绿色兴农走笔

   2024-06-24 全国信息联播 61 0
核心提示:2900亩翠竹铺满山野,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响声,漫山绿意,沁人心脾。“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布满坑洞、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区。”6月7日,在广西桂平市木圭镇竹笋种植基地,看着连片竹海,村民李学华感叹着来

2900亩翠竹铺满山野,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响声,漫山绿意,沁人心脾。“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布满坑洞、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区。”6月7日,在广西桂平市木圭镇竹笋种植基地,看着连片竹海,村民李学华感叹着来之不易的“矿区复绿”。

  李学华是木圭镇四德村人,不忍心看到家乡的几千亩土地就这样被荒废,决定在这片荒瘠之地,种植耐旱、耐热、耐寒的麻竹,开启种竹造林之路。

  填平矿坑、改造土壤、照料竹苗、施肥护理……第一年,李学华带领村民种下1600亩麻竹。现在,麻竹面积已达2900亩,裸露的黄色土层渐渐被翠绿色所覆盖。

  在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李学华牵头成立桂平市竹海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将竹林划分好区域,由村民根据自身能力“认领”管护区域,在务工收入基础上,再按照麻竹笋产量获取“提成”,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这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已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提供19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每月能增加2000—5000元收入。

  这两年,李学华相继建成了竹制品仓储、保鲜、加工等车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去年,麻竹基地产出鲜笋1200多吨,加工的酸笋销售给柳州市的螺蛳粉企业以及各大实体店,年产值超600万元。

  曾经废弃的矿区,如今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新天地。村民们依托这片美丽的土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桂平市成功探索农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桂平市围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生态畜牧、生态林业等特色农业,点燃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这几年,陈皮柑种植收益不错,今年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研究决定,以合作合资的方式扩大陈皮柑种植面积,目前,已完成果苗种植,正在安装滴灌设施。”桂平市垌心乡垌心村党总支书记潘漫介绍,全村陈皮柑种植面积约450亩,每年采摘、收购加工陈皮柑约250吨。

  “丰收的时候,务工需求88—120人。我们每天有80元工资收入,既领到工资,又学到了技术。”在垌心胜景陈皮柑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张明亮满意地说。

  垌心乡地处大瑶山余脉,当地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除了种植陈皮柑,还发展山泉生态鱼、土猪等。

  目前,垌心乡陈皮柑、砂糖橘等柑橘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量约2000吨、产值约1850万元;山泉水养鱼存量40多万尾;存栏土猪约1.3万头,全年实现肉类产量2417吨。

  如今,垌心乡的“土货”远近闻名,受到消费者喜爱,村民“钱袋子”也鼓起来了。一系列生态惠民的举措,让群众共享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红利。据统计,去年,垌心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万元,同比增长6.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桂平市蒙圩镇蒙圩村良和屯腾信生态养殖基地,牛场宽敞干净,几百头肥硕健壮的肉牛或立或卧,安静又悠闲。

  基地负责人岑胜忠说:“除了肉牛养殖,我们在这个月底还要开工建设水面漂浮圆池养鱼项目。将牛的粪污和其它辅料进行发酵加工后,变成鱼饲料,形成‘牲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态循环。”

  近年来,桂平市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中,共有455家企业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通过收集周边畜禽粪污加工有机肥,去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约91.58%。

  据桂平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去年,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38亿元,同比增长3.8%。今年第一季度,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2亿元,同比增长4.9%。绿色生态正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描绘出了农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景象。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贝壳类海鲜哪些好吃

上一篇:

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