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017660909

淡水白鲳越冬和病害防治的成果介绍

   2020-05-14 89
  1、成效
 
    广东省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渔场从2000~2004年间,每年秋季就开始通过认真抓好淡水白鲳越冬防护技术措施及加强越冬期间的疾病防治措施,使越冬结束后的成活率达93%以上,并在这几年间越冬时没有发生鱼病大流行,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水温对淡水白鲳鱼种越冬的影响
 
    淡水白鲳是热带性鱼类,不耐低温。据多年养殖观察,水温低于16℃时,摄食逐渐减少,18℃以上摄食正常。水温降到10℃处于昏迷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因冻伤感染疾病而死亡。在水温为8℃的池塘里淡水白鲳不能存活。
 
    3、鱼病防治对越冬淡水白鲳鱼种的影响
 
    淡水白鲳鱼种越冬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由于越冬期间水温降低,鱼种消耗大,摄食减少,体质变差,加上越冬池塘的鱼密度大,鱼种很容易发生和传染各种疾病,管理跟不上,则常会导致大量死鱼。因此,造成淡水白鲳越冬成活率差的主要原因是鱼病所致,而非冻死。
 
    4、体会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体会到,健壮的淡水白鲳鱼种苗当水温降至12℃,持续时间不长,不至于死亡,但若要保证越冬及越冬后鱼种有良好体质,则应将越冬池塘水温控制在24~30℃。同时,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方针,积极做好鱼病预防措施,综合加强饲养管理,会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治疗上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不可拖到大量鱼种被感染才采取行动,那样会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而且在鱼病防治中多使用中草药,减少鱼药残留,保证鱼体健康生长。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市场行情
推荐市场行情
点击排行